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劳动者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职生是经济发展第一线未来的劳动者,其具有的素质将影响我国今后的发展。
中职生是未来的职业人,职业对职业人有一定的素质要求: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职业素质的灵魂,对其它素质起着统帅的作用。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常遵循:“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不可用。”的用人原则,因为从业者的职业素质会直接影响企事业单位的品牌、声誉。所以,中职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把专业技能学好,更重要的是将道德品质培养好,要做好事,先做好人。
一、 中职学生情况分析
中职生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再者,他们大多因为各种原因未能考上高中曾在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视群体,各方面素质都较差,(1、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认知能力水平较低,学习焦虑现象较普遍。2、行为习惯不良,懒惰,不守纪律,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满口脏活等。3、自我心理问题严重,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弱,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挫折容忍力弱,情绪消极,自尊心很强,又参有较多的自卑感等。)但多数学生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希望,想在职校学点知识,学点技能,为自己将来能自食其力奠定一定基础。
二、 造成学生素质低下的原因
1、 主观原因
(1)厌学情绪明显
部分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差,有的学生从接受教育开始,学习成绩就在班级中垫底,使这些学生对自己丧失信心,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应有的学习动机,因而造成了对学习的厌倦,故在课堂上无所事事,便扰乱课堂秩序,影响其他同学。
(2)缺乏责任感、使命感
许多学生认为自己来职校读书,是家长的意愿,是为了满足父母,是为了能少听父母的唠叨;再加上认为自己现在年龄还小,还不适合去闯荡社会,只有在学校里“混”。因而缺乏理想,缺乏责任感、使命感。
(3)自控能力差,人际交往困难
由于从小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虽然长大后明白不好,应该将其改正,但当不良行为开始冲动时,却克制不了自己,因而总是违纪,总是犯错。在人际交往中,他们也想与好学生交朋友,但由于自己各方面都不如优秀学生,认为自己与优秀学生不是同一层次,再有部分优生的确看不起差生,于是他们只好找与自己同一层次的差生交朋友,所以,其行为习惯不仅不能好转,反而越来越差。
2、 客观因素
(1)家庭因素
现代家庭中,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娇惯宠爱多,严格要求少;物质给予多,精神给予少;身体关心多,心理指导少;重知识掌握,轻品德习惯养成。对子女要求高的家长容易出现“专制型”教育,这种教育会导致孩子不明是非陷入困境,或失去自信悲观厌世,或自欺欺人人格畸形。对子女过于宠爱的家长容易出现“溺爱型”教育,这种教育会导致孩子娇气十足,四肢不勤,性格怪异,变成无赖的“小公主”或“小皇帝”。有的家长认为对子女的责任就是“出钱为功德”,认为孩子进了学校,教育的事情就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这种“放任型”教育会使孩子养成我行我素、肆无忌惮的不良行为。
(2)学校因素
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思想政治课,但形同虚设,只抓语、数、外,只重视分数成绩,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养成未能引起重视,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倍加关心,而对成绩不好的差生则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使这些学习不好的学生感觉被人歧视,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于是便做出一些不该有的行为,如上课讲话、玩手机、有意扰乱课堂等。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惯。
(3)社会因素
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和文化的影响,特别是网络世界的诱惑,深深地吸引了他们,他们沉迷于刺激的网络游戏和***、录象,致使这部分学生逃学,打架,违反学校规章制度。
三、加强德育教育的措施
为了使中职生在职校里有所转变,有所收获,职校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应有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引导他们改正过去的不良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因此,加强德育教育尤为重要。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转变教师观念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品质,心理素质都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不能仅仅成为经师”,更要成为“人师”,要做到身体力行。
2、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学生认识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德育课程的任务,在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中,以及在学生的生活和活动中,都应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渗透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角落,不仅教师要重视,学校的每一个员工也应重视。道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到实处,即使发现学生的一个小小的不该,也应及时纠正,让学生懂得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明确一个公民应遵守的道德规范,知道任何一个社会人做事都不能只考虑自己,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使自己的心胸变得开朗起来,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自私。严格按照***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
3、加强心理辅导,利用激励机制,让学生感受到爱
中职学生在小学或初中时,由于学习成绩较差或行为习惯不太好,与其他同学相比,得到老师的“爱”显得会少些,因而其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自卑感较强,自控能力低等。教师在与学生交往时(课上或课下),多加以鼓励,多给予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学生感受自身的价值,感受到老师的爱。
4、加强常规行为训练,养成良好习惯
学校应以学生守则和公民道德规范要求学生,训练学生,使他们逐步养成生活自理、遵纪守法、诚实可信、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孝敬父母、礼貌待人、热爱集体、关心他人、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具有适应环境生活的能力,能在任何环境下生存,不做出有损自己、危害他人、残害亲人的过激行为。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职业素质的灵魂,对其它素质起着统帅的作用。所以,中职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把专业技能学好,更重要的是将道德品质培养好,要做好事,先做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