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专生的回避心理及辅导对策
[ 2013-4-16 16:56:00 | By: 常战辉的博客 ]
 

 职专生的回避心理及辅导对策

     随着社会发展的急剧变化,生活节奏的迅猛加快,各种竞争不断激烈,表现在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心理方面的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事件的发生,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青少年在中等教育三年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青少年中间,职专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加严重,尤其是青春期闭锁心理、情绪不稳定,心理承受力低,意志力薄弱,缺乏自信心,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考试焦虑,思维贫乏等问题日渐严重。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会给个人、家庭以及学校教育带来许多困扰,甚至还影响并危及社会,因此在职业学校开展防患于未然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很必要的。在职专生诸多问题中,我们重中选一,简单谈谈职专生的回避心理及辅导对策。

一、充分认识学生中的回避心理及表现。

有人曾经这样认为,上职业学校的学生十有八九是学习成绩差的,见到熟人或师长,不敢正面接触,或躲避,这是因为学习不好,特别是害怕见到以前的师长和同学。我说这是对回避心里的不正确理解。所谓回避心理,即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与社会及他人发生矛盾及冲突时,不能自觉地解决矛盾、冲突,而躲避矛盾、冲突的心理现象。在我们职专生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盲目地反感老师的正面教育,回避教育的机会和场合。这种正面教育往往以较严肃的姿态出现,他们虽有一定的判断事物的能力,但理性思维尚未完善,还不能辩证地认识和分析事物,特别是对于以较正统的面貌出现的正面教育,不能冷静的分析,反感、厌恶的情绪油然而生,继而回避正面教育的机会和场合,甚至唱反调。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当教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时,经常出现令教师们心寒的场面:或心不在焉,或昏昏欲睡,或偷看小说。有的家长反映每当提出与孩子交谈时,孩子便动辄以作业未完成、复习功课紧张等堂皇之词推拖。回避与父母的直接交流,久而久之,便产生隔阂。

第二,遇到矛盾冲突,不能认真思考解决方式,而采取回避的态度。青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及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时期,缺乏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面对问题与困难,往往采取回避心理,职专生常常遇到的问题,归结起来有几个方面,一是学习成绩。作为中职生的成绩本来就与普高学生有差距,上职专已经有了一定的回避心理,一旦学习成绩再出现问题,便在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而某些家庭和学校不能给予恰当的诱导,一味地施加压力,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便回避学习,以致厌倦学习。二是“早恋”问题。这种由男女性别吸引而产生的感情对青年学生带来不少的心理和思想负担,一方面是感情的不可自拔,另一方面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反对,甚至鄙视,青年学生又未能得到来自师长正确的引导,找不到合适的应对方式,因而只能回避。三是社会实践中未被选择的问题。在被社会选择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不顺利的情境,部分学生碰到困难后便退却下来,甚至有些学生怕干不好工作干脆不接受工作的机会。这种回避心理导致了学生不能及时把握锻炼的机会,影响了身心成熟与发展的速度。

第三,在职业学校就读,和在普通高中、中专就读相比,矮人一等。在他们或者这样或者那样的种种条件限制中,选择了职业学校作为进一步学习的地方,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和同等条件之下的同学们他们有了天壤之别,在这种明显的对比之下,他们别无选择的采取了不明智的态度——回避,这严重的影响了中职生在这一青春发育期所需要的正常交往和交流,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损害,表现在行动上,他们将会采用单一的方式或放纵自己,或自暴自弃,在错误的旋涡中越险越深,甚至走向极端的另一面。

二、认真探讨回避心理的原因,探寻枝正方式。

对中职生来说,回避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

(一)主观因素:第一,教育环境的影响。中职生从初中优越的环境中一下子踏入职专,长辈们过分的夸赞和褒奖声随之而去,代之的仅仅是叹息和不闻不问,这使许多中职生在人为的教育环境中接受到了一种无言的信号,自己使家长失望了,失宠了,他们这种无法解释和无法解决的心理矛盾不能得到正确的解决,因而严重影响了他们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孤独的心又不愿去求助师长,自己解决不了问题却又不愿表现出自己的无能,只好用回避的方式来掩盖。第二,需求日益增长,而又得不到满足。从零点到最高点,是一个快速上升阶段,这一阶段的人生正是美好的花季,需求包括生理、心理、求知交往等诸多内容,但外界对他们的不理解,使他们的正常需求得不到满足,青春期的冲动渴望爆发,却又因为学业紧张,管理严格而没有爆发的时间和场合,回避心理便自然产生了。

(二)客观因素:第一,家庭教育的失误。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表现为两个阶段,即过分溺爱和过分严厉。孩子小时候过分溺爱,而孩子大了,又过分严厉,不能把握恰当的度,久而久之,孩子往往封闭自己,回避现实,与家长之间形成代沟。第二,教育呆板,管理方式单调。职业学校的教育模式,基本上是沿袭普高管理的模式,职教管理的模式还在不断的探索和发展之中的。因而他们还是一边更多地是侧重知识的传授,而对职教实践动手操作和实习训练的一系列管理还不十分完善。在传授知识中形式单一,从初中到职专,就围绕中考和就业开设课程,课程内容单调,教材也多半是定理、公式,缺乏形象化内容,实践也有与理论脱节的现象,甚至某些教师教学水平较低,责任心较差,课堂气氛投入缺乏活力,教师管理也多半以抓学习为主,学校生活就是学习教材,准备应考。在这种单调生活和沉重的压力下,职专生不断增加的心理和思想需求得不到满足,因而厌倦学校生活,产生回避心理,个别甚至退学回家。第三,社会正面教育的不得当,负面影响严重。当前的正面教育多通过传播媒介,缺乏鲜活的身边实例,而负面现象则令学生们感受很深,腐败现象,拜金主义,污染了社会风气。加上学校教育的苍白,职专生缺乏一定的分析能力,因而对正面的内容反感、回避,而对负面内容趋之若鹜,极易走上歧路。

职专生的回避心理不但影响了教育的质量,而且影响了青年一代的身心健康,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发展,以致影响社会的进步。职业学校,作为职专生阶段的主要活动场所,尤要引起高度重视,校正回避心理应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吸引力

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学校教育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实践证明,凡是丰富知识、论理严谨、生动活泼的课堂,不论对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产生极大的吸引力,直接影响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成绩及身心健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性质设计多种课型,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在理论的基础上安排适当的专业实践实习或者见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动手,层层递进的课堂教学活动;第四,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开拓知识,以满足职专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无形中也增进了师生交流,使学生对学校教育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二)设计丰富多采的校园生活,大胆使用“尝试”方式

课外活动是整个教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进行师生互动同学之间交流的良好方式。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不但学习了知识,提高了体能,得到了交流,而且增长了才干,提高了动手能力,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社会经验。因此学校应利用各种闲暇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主题班会、组织校园歌声大赛、安排青年志愿者爱心活动,联系见习厂矿企业,增加他们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而教师则给以恰当的指导。

(三)学校与家庭结合,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而作为社会组成细胞的家庭,在孩子的成快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与家庭结合,校方应通过走访、家长座谈会及给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与家庭建立联系。家庭则应通过书面、口头等方式加强与学校的联系,而双方结合的基本点,应在于相互信任、善意地对待问题,改变“学校与家庭交流即是告状”的现象,使这种结合成为良好的教育方式。

在这种结合的同时,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教师要注意先树典型,多以表扬、奖励等方式鼓励学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家长要和孩子平等地交谈,善意地鞭策他们。学校和家庭还要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形成以下几种风气:一是要形成团结友爱的风气,师生之间,家长孩子之间互相尊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尊;二是要形成民主、活跃的风气,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大胆勇敢的性格。在此基础上,还应形成勤奋好学的风气,勤俭、朴素的风气,这些都能激励学生提高、完善自己。

(四)加大心理教育的力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青年学生的年龄阶段正处于人生需要的第二、三层次,即亲戚、友谊、交往求爱的需要和自尊、互重的需要,并逐步向第四、五层次迈进,即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和贡献的需要。青春期既是逐渐形成的时期,又是心理逐渐成熟、性格形成的过程。这个阶段尤为重要。鉴于职专生的特殊性,心理教育应着重抓好如下两点:

第一,让学生学会交朋友,学会倾诉,表达。在这方面的教育中,教师应身体力行,给学生做榜样,先与学生交朋友,启发他们交友,教给他们交友的方法。

第二,教育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由于这代青年学生所处的特殊的时代,有着优越的生活环境,此时,应该给予青年学生鼓励,教他们直面困难、挫折的严重性,又树立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

将专业心理素质教育与潜移默化的教育相结合,再设计困难挫折的机会,有意识地让学生锻炼,从正面引导,逐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称其为完整的教育,培养出身心健康的有用之才。
 
 
发表评论:
 

时 间 记 忆
<<  < 2019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天涯博客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