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国良:别让期末茶话会变了味
[ 2013-4-19 13:58:00 | By: 常战辉的博客 ]
 

据了解,许多中职学校在每学期期末都有一个类似于“交心交友”式的联谊活动,或称“期末联谊会”或称“期末茶话会”。其意是让孩子们聚在一起谈谈心、聊聊天或表演些节目,借这个机会总结一下一学期的成败得失,在活动中增强这个“家”的凝聚力。最终让学生爱学校,爱班级。但是由于有些班主任对这个会的真实目的不理解,常会出现一些偏差。

目的不明,“会”就不像会。

“期末这么忙,还开这么个会干嘛?”许多年轻的班主任老师常会这么嘟囔,也会因心生不满而听之任之甚至放手不管,结果好端端的一个茶话会却出现了许多不堪入目的现象。

比如:学生自创的“抢凳子”游戏,却因闹过了头又没人及时去制止而变成了“拿凳子砸人”的安全事故;“男女同学一组组用嘴叼糖果”的游艺活动,本意是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叼得最多,而叼得少的一组就要唱首歌或者表演个节目,可闹着玩着同学们就要求“两个人共同叼起一颗糖”,最后竟演变成了“闹洞房”式的闹剧。在“绝对”自由的玩耍过程中,瓜皮果壳乱扔、满地狼藉、学生无组织无纪律地进进出出等现象,更是严重违背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初衷和本意。

现实中,茶话会虽然年年开,但这些现象年年有,究其原因就是我们教育者对为何要开这么个会的真实目的不明确。其实,这个会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本该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教育活动,尽管会议的形式与内容常常变,但万变不离其宗——目的都是为了借助欢快的气氛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若我们自身对这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尚不明确、不理解,那就好比撑船过河却不知要驶向哪个码头——小桨虽捏在手中,但不知劲用在何处,因而任何风向对我们来说都不是顺风,其结果只能任船只随意漂泊。如果是这样,那这个茶话会就真的变成了添忙会,甚至是添乱会了。

曲解目的,“会”就变了味。

由于大多数中职学校都面临着“招生难、防流生更难”的“两难”问题,以致于许多学校不得不出台“常年招生”“常年防流生”的各种政策,还有很多学校还将老师个人的招生人数、班级的流生比例与业绩挂钩。因而,许多老师在平时同学、朋友聚会时都不忘记谈招生,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时也要谈招生,参加他人婚礼时还要谈招生,就连喝丧酒吃斋饭时也还在宣传招生政策。如此一来,我们的老师已经变得很像旧社会地主家的“长工”——一年忙到头,年终算“总账”,“总帐”必定会影响到老师的评优评先和下学期的聘任。也正因为这样,老师们往往就曲解了“期末茶话会”的真正目的,很直白地把这个会开成了发动孩子们为学校招生做宣传或低声下气做“防流生”工作的会议,赤祼祼地和孩子们讲“给我招一个就给你多少钱”,继而刻意地拉拢感情并给以承诺“希望”他不要辍学或转学。如此举动,这个“会”也就变了味,学生看到你买来了“花生瓜子”时就窃窃私语:“又要我们帮他招生了”。如此,学校的“脸面”和老师的“尊严”又何在呢?

期末茶话会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我认为无外乎三个目的。

其一,用心聆听孩子们发自心底的声音。

一学期以来,总会有许多值得肯定的人和事,当然也会有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若简单的开个总结会去评说一番,很难避免由我们“一谈到底”的现象,而孩子们对我们的教育与管理究竟是何种感受往往停留在猜测的层面上——事实并不清楚。反之,采用这么个“茶话会”或“联谊会”之类的方式,让孩子们在一种轻松、愉悦、活跃、祥和的氛围中敞开心扉、毫无顾忌地说说心里话,就不一样了。因为假如把教育比作一双鞋,那这双鞋是否“合脚”只有孩子知道。他说“硌脚”,肯定是鞋子小了;他说“跑起来要掉”,肯定是鞋子大了。这些不经意间流露的信息对于教育者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善于积累这些信息又是年轻老师、班主任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乳源”。同时,在说说笑笑中还能锻炼孩子们的胆量和表达能力,而这又恰恰是职技校生走向职场后最需要的能力。

其二,用心弥合教育过程中的感情缺失,排解积怨。

一学期来,师生之间的“管”与“被管”、同学之间的磕磕碰碰,难免存在有感情裂痕或些许积怨。其中,最令人担扰的是:有些同学间平时累积的未解的“怨仇”,往往会等到这“最后”的一夜或次日离校后去“算帐”,潜在的安全隐患难以预料,也常常令我们防不胜防。而一个会把握教育机会的班主任,就能借这个会的东风因势利导,在谈笑间消除师生间的隔阂,也能让同学间在唱唱跳眺及各种游戏中握手言和,熄灭那些“将燃又未燃”的小火苗,减少安全隐患,从而达到弥合、增进感情,排解、消除各种积怨之目的。

其三,提提要求,敲敲警钟。

漫长的假期怎么过,总要给同学们提提要求,敲敲警钟。虽说这些都是常规工作,但说与不说不一样,说多说少不一样,在什么场合说,什么时间说效果也不一样,而利用期末茶话会这么个特定的时间、形式、场合和氛围去说无疑都是极佳的机会,因为这时孩子们感觉不到我们是在“教育”他,也只有当他们不觉得这是在接受“教育”时,才是他最听得进、记得住的。

要想这个会达到预期的目的,班主任有十件事需用心去做:

1、教室要布置成主题鲜明、氛围热烈的会场,不要有任何压抑感;

2、要主动邀请领导或任课教师来参与,也可请些家长代表参加,不要只顾唱“独角戏”;

3、既然是茶话会,就得准备些孩子们喜欢的食物,还要准备些健康的游戏或娱乐节目;

4、不要片面地把茶话会当成孩子们自娱自乐的事,自己躲到办公室里偷闲,其实,这种场合表面上看去我们是“放手不管”,而实际上是“用心在管”,因为你不参加可能什么教育目的都达不到;

5、像主持人一样适时调节一下气氛,还要不断将会议引入主题,多听多记多观察孩子们的反应,但不要一本正经地用笔在记录,那样会一下子冷场;

6、不要只坐在你喜欢的孩子身边,多与平时与你有点“对立”的孩子聊聊或用心关注一下那些沉默寡言的小孩;

7、用眼的“余光”和心的感应去照应全局,因为这种场合孩子所展示给你的一定会有许多是你平时想得到而得不到的东西;

8、不要过于严肃。茶话会图的就是唱唱跳跳,说说笑笑,以娱代教之目的,而有些班主任为了证明班风严明,座位依然横竖“一条线”,学生个个坐姿端正且不准大声说话,最后把一个畅所欲言的会,开成了“哑巴会”或属于你个人的“训话会”,这样不仅任何效果也没有,还可能起到负面作用;

9、用心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学校不论组织何种活动有一个宗旨是不能忘的,那就是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随意吃可以,随意坐也可以,但要讲文明、讲卫生、养习惯、提品位。因为在“教育”这杆秤上份量最重的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它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会前就要让学生用废旧报纸等自制果壳篮,并对保持会场的洁净美和会议纪律提出要求,力求把会开成有序、安全、文明、卫生、环保的会议;

10、招生工作和防流生工作终究难以回避,也不能不说,但怎么说却是有讲究的。一个有智慧的班主任往往会把这两件最重要的事,用最轻描淡写的方式有艺术地去说,比如希望同学们能“一家女儿争两家气”、“胳膊肘断了朝里弯”,即把我们学校的教育亮点及你的良好感受作为“礼物”带回家,利用寒暑假为学校作些正面的宣传,这样既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又能为扩大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作贡献。同时更希望同学们能把学校在教育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作为“苦水”吐出来,留给下学期让我们一起去改进,至于能不能招到学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不要被他人招去哟!这种说法既能达到目的,同学们也不会反感。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茶话会到底要不要开?怎么开?的确是值得探讨和深思的。

 
 
  • 标签:转载 教育 
  • 发表评论:
     

    时 间 记 忆
    <<  < 2019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天涯博客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