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五步教学法”的探索与应用
[ 2013-4-16 16:51:00 | By: 常战辉的博客 ]
 

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这样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审视中等职业教育现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最主要的弊端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课堂上脱离学生的实情、忽视学生的疑问、束缚学生的手脚,漠视学生的情感等。为了让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紧扣职校学生特点,在语文课教学中进行了不断的尝试,探索出“五步教学法”,即在一节语文课中贯穿“读、思、研、说、记”五个环节,经过两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试以其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为例进行阐述。

一、在朗读中感知课文——读

朗读是理解的基础,从古代文化教育的传统来看,朗读在语文的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充分的朗读,才会有深刻的理解。在文言文中,好多字词需要学生通过读正字音、读准字音,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进而理解在文章的含义,通过字、句、篇的朗读,文章的大意自然而然的就理解了,古人曾经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正是如此,在《雨霖铃》一课教学实践中,我在朗读环节之前,设计了思考问题,其中一个,就是要大家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色彩,让学生有目的的去朗读,在读中感知课文的色彩,同学们朗读完之后,我在提问中,不少同学们能回答出文中两人之间依依惜别时那种难舍难分的心情,朗读的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

二、在思考中加深理解——思

学生在学习中思考的过程就是主动学习的一个过程,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布置思考问题的难度不能太大,学生稍微思考后就可以个人完成的,甚至就是书上的原话或者经过简单的总结和概括就可以得出来的。问题的内容因课文而异,或解题,或文章的结构,或语言的特色,或文章的中心等等。在本课的实践中,我选择了环境描写的特点,来启发学生,让学生从写景的几个事物中概括出共同的特点,不少同学能够指出寒蝉、长亭、骤雨等景物的特点,还加以简单的分析,得出了环境描写是为了衬托二人惜别时的那种凄惨的心情,学生在思考中加深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三、在研讨中开阔思维——研

 在语文教学中,小组的研讨无疑是学生互相发问,共同学习,发挥群体智慧,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遗留问题的最佳时机。疑难问题在这里经过群策群力,通过老师点拨,可以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在“研”这一环节中,教师无疑是一个导演的角色,而不是一个旁观者,教师要深入到学生讨论小组中去,听听学生怎么想,怎么说,讨论到位了没有,对学生能正确理解的知识要少讲,甚或不讲,对学生不理解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讲出答案,可以根据学生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行适当的指示和引导,有必要的话,通过师生之间相互交流解决问题,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答案、想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到学生对课文中时间变化的关注,提出了课文中时间是如何处理的这样一个问题,细心的同学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总结出了答案,前面的时间是为了衬托悲伤凄凉的气氛,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按照时间的顺序(从傍晚到清晨)将悲伤凄凉的氛围推向了高潮,有的小组的同学通过分析,总结出了这首宋词是上阙中写景,下阙中抒情,进而联系其它宋词,得出宋词上阙写景,下阙抒情的规律,通过细心的研讨,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我随之对这一环节进行总结,表扬了总结出规律的学习小组,并对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兰舟催发”词句,让学习小组间开展援助解答,使研讨环节人人参与,通过“研” 化解疑难问题。

四、“说”收获中提高表达能力——说

对中职生“的”说的要求,一直以来是一个弱项,“说”每课一得,“说”心得、“说”启示,也可以在“说”中创新,在“说”中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对中职生来说,要说说对某一事件的态度、看法及观点,需要一定时间的训练,在课堂上的“说”,是一种最好的训练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我让同学们说说你最喜欢课文中哪几句?为什么喜欢它?说出你的理由。同学们都踊跃发言,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有个同学说,《雨霖铃》是他听过的最凄婉、最缠绵的送别,他最喜欢“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句,因为,此句让他想起了他的母亲送他的大哥,在离开家乡外出打工时的情景;另一个同学说,文中“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环境描写真让他羡慕不已,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苏堤去身临其境,感受杨柳岸那迷人的景色。也有同学说出了质疑,柳永的生活经历中,是否是真的有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离别之情?如果没有,如何能写出如此凄婉的离别之苦而至今无人能超越他?课后一定要查阅资料,探究柳永的生平。通过“说”收获,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和视野,也给学生埋下了探究古典文学知识的引子。

五、记忆中夯实基础——记

学生要掌握知识,需要通过记忆。要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必须通过读和写的结合。首先是读。好的文章、句段需要记忆,通过背诵,积累了词汇、文段,终生受用无穷,在以后的交谈、写作中,需要时信手拈来,毫不费功夫。其次是写。巩固课文中的知识目标,给学生布置作业,积累词语、优美文段、模仿写一段话等,都需要写,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通过学生详细的课堂记录,使重点得到了掌握,字词句段篇得到了巩固。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分组,在规定时间内让同学们互相比赛背诵,表扬表现好的一组,让其他组的同学向他们学习,有的同学五分钟之内背诵流利,小组和本人得到表扬,更加激励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之间互相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很快都能背诵下来;其次,布置默写全文,让同学在默写之后互相检查,共同提高,课后作业独立完成,同桌之间互相监督,互改互评。最后,让同学们在完成书写任务之后记上一段话,不限字数多少,要如实写下自己学习本课的感受和收获,再次进行巩固。

总之,五步教学法中“读、思、研、说、记”五个环节既是独立的,同时也使互相关联的整体。说他是独立的,在不同的课文教学中也可以省略其中的个别环节,说他是互相关联的,是因为五个环节的设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读要贯穿教学始终,读是学习的基础,思是对读的提高,研是对思的深化,说是对研讨的升华,记是对学习结果的落实检测,五步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逐步落实。

 
 
  • 标签:课堂教学效率 
  • 发表评论:
     

    时 间 记 忆
    <<  < 2019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天涯博客欢迎您!